未來幾年,中國醫藥流通體制將發生重大變化,但究竟怎么變,并無定論。
新醫改征求意見稿的出臺,萬眾矚目。其中關于藥品流通領域以及基本藥物制度中涉及配送商的規定,與此前宣傳的并無二致。
這些,或許為今后醫藥商業的發展格局定下了基調,在此基調下,未來格局或已明晰。
配送資格
新醫改方案里關于基本藥物的生產供應體系中規定,基本藥物由國家實行招標定點生產或集中采購,直接配送,減少中間環節,在合理確定生產環節利潤水平的基礎上統一制定零售價,確保基本藥物的生產供應,保障群眾基本用藥。
深圳星銀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澤認為,新醫改從宏觀上看,對流通領域是一個利好。國家加大醫療保障投入,意味著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市場擴容,對于商業企業來說,就是個好機會。
“新醫改中關于藥品流通環節的規定,實際上對流通企業的加價率加以限制,從而降低了商業公司的利潤率,這對流通企業尤其是大包商來說,將產生不利影響。因為流通環節不能隨便加價了。而那些有自己的隊伍專門做臨床推廣的商業公司,則可能有生存空間。”楊澤表示。
他亦指出,“而且,最關鍵的是能不能拿到配送資格。一些民營商業公司可能很難拿到配送資格。”
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牛正乾認為,新醫改背景下,對于醫藥商業領域而言,統購統銷的做法可能會損害藥品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競爭,對于民營商業公司的生存是很大的挑戰。
三年內大變革
那么,在此框架下,未來醫藥商業領域將呈現什么樣的格局?
楊澤的觀點是:未來醫藥商業領域的發展趨勢將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每個地方都會有一個區域性的龍頭企業,即配送額占當地市場一半以上。“比如我現在正在調研的寧波醫藥站,其全年配送額就占到寧波本地醫藥市場的50%~60%。”
“未來占醫療市場絕對份額的公立醫院,很可能將是國有商業公司占據壟斷地位。而在新醫改框架下,醫藥商業領域或許在3年內即會發生重大變革,兼并、并購風潮將席卷整個醫藥商業領域,其中扮演主角的將是國有商業公司。據我所知,目前國內一家數一數二的商業公司正在與溫州一家民營商業公司談判并購事宜。”
在楊澤看來,像九州通這樣的民營商業公司,則需在其原有的快批、“低水平、廣覆蓋”(即低端市場的廣覆蓋)等優勢項目上贏得市場。
對此,牛正乾也表示認同:未來應該是高度集中的寡頭壟斷市場格局。寡頭壟斷市場結構不但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穩定性,而且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率。“這主要是因為,寡頭壟斷市場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率、規模經濟效率、技術創新效率,主導產業發育和產業結構升級效率也將全面提高。”
“但我覺得這種高度集中形成的過程,應該根據我國現有的體制條件和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實現市場結構由分散競爭到寡頭壟斷的轉換,必須以市場機制作用的充分發揮作為基礎,通過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優勝劣汰,實現資源和要素向優勢企業轉移,逐步實現市場集中。
至此,醫藥流通大講壇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