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東方網
中國作為世界方便面的第一大國,平均每天有1億多包方便面被打開。面對巨大的消費市場,方便面領域的食品安全問題、方便面市場的發展瓶頸、未來的發展方向等諸多問題,也成為普通消費者和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新報訊【記者苑冰】在昨天舉行的第8屆世界方便面峰會的論壇上,與會的各位專家,除對方便面產業領域的最前沿技術信息進行了分享外,還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國市場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與會專家更是對方便面領域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詳細探討。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說,中國方便面行業在市場需求拉動下產值已經連續18年實現穩定增長。今后,中國將在食品行業推進健康誠信體系建設,督促包括方便面在內食品行業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保障群眾飲食安全。
“去年中國內地方便面產量為483.8億包,銷售額達到557.76億元。”王黎明說,“平均每天有1億多包方便面被打開,而每1秒鐘則有1300人不斷加入這一最簡單的美味之旅。”
“我個人認為,消費者對于方便面的認識還存在誤區。”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華北、西北區董事長張百清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是,方便面是油炸食品,不健康。油炸與非油炸問題,最近幾年不斷在探討,炸過的面餅比較香,沒有炸過的口味就會欠缺一點兒,因此油炸、非油炸,與是否健康無關,只在于口味方面的差異。二是,方便面是否含有防腐劑。目前,基本上方便面廠家生產的產品,都不會含有防腐劑。因為在制作過程中,方便面的面粉揉完以后就直接進入到生產線,蒸熟以后,再經過油炸,當然用于油炸的油也是選用棕櫚油,接下來的步驟是脫水,加入香味,整個過程沒有加入防腐劑的必要。
那么在方便面的具體制作過程中,每一步的食品安全又是如何被保障的呢?對此,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所長楊乾輝表示,首先,在開發一個產品之前,企業會先對產品所使用的原料、工藝,以及所采用的包裝材料做事先的評估,去評估有沒有食品安全的問題。其次,在生產過程中,企業會考核所使用的原料是否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會把可能造成食品安全的因素在原料中杜絕。最后,在評估供應商使用原料的時候,看要從哪個供應商供應產品。如果企業認為這個原料的品質有可能影響到食品安全,就不用這個供應商提供的原料了。“我個人覺得食品安全應該是設計出來的,如果在前沿設計的時候沒有管控好,當你生產的時候就很可能造成食品安全的風險。”
與此同時,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規范整個行業。已經發布的法律法規包括,真菌毒素的限量標準,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還有營養強化劑等等,所有這些已經發布的標準,都在衛生部的網站上可以免費下載。此外,方便面標準也進入到了征求意見階段。
當然面對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方便面行業內也提出,加大食品行業的誠信體系建設,“去年以來,國家工信部圍繞著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在保證加強食品工業的行業管理、組織制定食品行業發展的規劃、產業政策的同時,也把推進食品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作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安全質量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重要基礎工作來抓,這也從源頭上管控了食品安全問題。”協會方面人員表示。
業內人士預計,到2015年,方便食品的制造規模能夠達到53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力爭達到30%以上的增長速度,其中對于方便面行業的銷售收入爭取能夠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