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資料圖:網絡上流傳的由轟六搭載中國神龍無人太空飛行器照片。 5月4日,美國海軍學院副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安德魯埃里克森在《洞察中國》雜志上發表題為《神龍騰空》的文章,稱中國正在研制首架太空飛機神龍。文章指出,神龍的研制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資料圖:網絡上流傳的由轟六搭載中國神龍無人太空飛行器照片。
5月4日,美國海軍學院副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安德魯·埃里克森在《洞察中國》雜志上發表題為《“神龍”騰空》的文章,稱中國正在研制首架太空飛機“神龍”。文章指出,“神龍”的研制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其性能堪比美國最先進的X-37B,將有力挑戰美國在太空的霸主地位。
中美太空飛機大斗法
文章稱,太空飛機的時代已經來臨,地處太平洋兩岸的中美兩國是其中最為積極的參與者。埃里克森指出,太空飛機分為很多種,包括飛行速度可達5馬赫的超音速巡航飛行器(HCV)以及航天飛機等可以回收發射的飛行器。一般情況下,這些有翼太空飛機在太空中像飛船一樣運行,在大氣層則像飛機一樣運行,降落在地面的跑道上。目前,中美兩國都在大力發展HCV型太空飛機。波音的X-37軌道驗證機是典型的超音速巡航飛行器,已安全進行了3次測試。與此同時,中國進入太空飛機時代的速度要比“很多人預計得快很多”。 2011年1月,在X-37B完成首次太空飛行后不到一個月,多家中文媒體便報道稱,中國完成了對首架太空飛機“神龍”的試飛。
文章稱,“神龍”幾乎與殲-20戰斗機項目同時被媒體曝光,這反映出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技術正日益成熟,也說明中國的武器研發正在不斷追趕美國。埃里克森指出,從前,美國研發出一種先進航天系統后,中國至少需要15年才會對外公開一款類似系統;而如今,往往是“美國剛剛披露出一款先進武器的原型,中國官方不久便公布研發出類似的武器系統”。作者認為,一方面這說明中國在某些航天領域可能試圖模仿美國,正大力發展先進能力以獲取戰略優勢;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有選擇性地公開正在研發的項目來“激發國民的愛國熱情并震懾國外對手”。作者指出,美國極度依賴太空C4ISR(軍事術語,是“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及監視與偵察”的縮寫)能力,“神龍”等中國太空平臺的發展自然會引起其緊張關注。
“神龍”——航天科技發展的“潮龍”
埃里克森認為,“神龍”的出現順應了未來空天技術發展的潮流。在2006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專家稱,可重復使用的運載工具(RLV)代表著太空運輸系統發展的大趨勢。
文章稱,中國的多項太空運載工具的研發都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正考慮將新一代“長征”運載火箭建造成為可重復使用的運載工具。作者稱,中國的航天專家們將在兩種方案中做出選擇。這兩種設計都能夠垂直起飛,水平著地,進入軌道前需經過兩個階段的飛行,并可以重復使用。“神龍”的設計理念與之頗有共同之處。
“神龍”項目是86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一部分,是解放軍優先考慮發展的項目。文章稱,中國有可能借鑒了研發各型巡航導彈的成功經驗來研制超音速巡航飛行器。2006年10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首次展示了“神龍”模型機。當時,該機被稱為空射型衛星運載火箭,采用固體火箭燃料進行三段推進,有兩個小型三角翼,與美國的“飛馬座”空射運載火箭非常相似。據《簡氏防務》報道,成飛集團的611研究所負責領導“神龍”的設計和測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中國知名高校均參與了相關工作。文章稱,為研究超音速巡航飛行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還成立了第10研究所——近太空飛行器研究所。文章稱,“在中國頂尖的火箭和彈道導彈研究院單獨設立一個著眼于發展單項能力的研究所,充分說明了軍方和文官高層對新一代遠程精確打擊飛行器的重視”。
性能堪比X-37B 戰略意義深遠
目前,有關“神龍”項目的中英文資料少之又少。外界只能憑公布的照片來推測其具體參數。埃里克森稱,“神龍”的外形結構與美空軍的X-37B“驚人的相似”,簡直是其縮小版。他表示,“神龍”“看上去要比X-37B小很多,大約高1米、長5到6米,約為后者的三分之一”。
在性能參數方面,《簡氏防務》認為,“神龍”具備慣性導航/全球定位系統導航能力,能夠由轟-6轟炸機從10千米的高空投放發射。點火之后,進行三段推進。第一階段,發動機將會在8分鐘內將重達1.3噸的“神龍”帶到490千米的高空。此后,飛機進行二次點火,到達600千米的高度。在第三階段,該機將會繼續加速,將50千克的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之后返回地面。
埃里克森認為,即使尚未形成戰斗力,“神龍”航天飛機作為一個技術發展和驗證項目,其意義也不容忽視。首先,該機標志著中國航天向擁有獨立建造航天飛機的能力又邁近了一步。作者指出,“神龍”今后還會進行多次試飛,甚至能夠模仿X-37B進行機動,這說明中國對航天器的指揮和控制能力大大提高。無論對軍事還是民用太空活動,這一點都極具意義。文章稱,除了中國空軍和第二炮兵外,未來中國也有可能成立專門的天軍來管理此類航空器。
其次,太空飛機具備一些常規運載火箭不能實現的能力:一、可重復使用,根據任務不同可隨時調整載荷。“神龍”用途廣泛,并可節省發射經費,尤其是在執行偵察任務時。文章指出,“用航天飛機將一顆相對較小的衛星發射升空比起用一次性的火箭發射并不能省下多少錢,但是長遠來說,這將是中國的規劃者們傾向的選擇”。二、“神龍”自身具有先進的機載傳感器系統,能夠將微型衛星和其他傳感器系統送入太空,這將極大地提高中國的天基C4ISR 能力,使解放軍具備更強的太空態勢感知能力。此外,該機還能夠像X-37B那樣迅速改變軌道以躲避追蹤,對不同區域進行偵查,并躲避對手反衛星系統的攻擊。埃里克森指出,X-37B在首飛過程中便曾變軌,“讓很多航空觀察者困惑了數天后才在新的軌道上發現其蹤影”。三、航天飛機以地面作為基地,可以繞過現有國際法規對在太空部署武器的限制,并具備成為反衛星武器平臺的潛能。文章稱,中國的軍事專家將X-37B視為美國發展反衛星能力并進行太空軍備競賽的標志,因此發展“神龍”正可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文章指出,盡管外界對“神龍”的具體細節還知之甚少,但有一點已非常明了——“不差錢”的中國正在雄心勃勃、有條不紊地推進太空項目。在美國無奈停用載人航天飛機,不得不依靠俄羅斯飛船向國際空間站輸送宇航員時,中國卻成功發射“天宮一號”,打造自己的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