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精確診斷大型建筑的用能狀況,上海市有關部門建立了上海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信息平臺,將大型建筑分為辦公建筑、商場建筑、賓館飯店建筑、綜合建筑和其他建筑等類型進行監測,對單體建筑的用能又分為動力、照明、空調等幾項進行監測。目前,能耗監測信息平臺已能實時獲取157棟大型建筑的用能情況。
據統計,上海市的建筑能耗占全市總能耗的20%左右,單體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近1500棟大型建筑的總面積占全市建筑總面積的25%,能耗卻占建筑總能耗的50%,大型建筑節能空間巨大。
信息平臺對使用大型空調系統的用能監測更是細分到了空調系統的冷水泵、冷卻水泵、冷水機組、冷卻塔的用能狀況。
這位負責人說,現有技術條件下,單價耗能產品的能效比已經做得相當高了,如果要降低10%的能耗,往往是增加30%的成本還做不到,得不償失。通過監測發現,大型建筑的用能是組合使用,以空調系統為例,它有多臺冷水泵、冷卻水泵、冷水機組、冷卻塔,并且大多數時候是不需要全部開啟、滿負荷運轉的,那么在滿足室溫的前提下,開幾臺冷水泵、幾臺冷卻塔,它們之間如何配合,就是節能的關鍵。簡言之,對某些大型建筑而言,提升管理水平比進行節能改造的節能空間要大,關鍵是投入少、見效快。
不管是節能技術改造,還是節能運行管理提升,都需要投入,怎么才能讓用能單位愿意拿出這筆錢?上海推行了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核心是用能單位與節能服務公司分享節能效益。具體做法是,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單位以契約形式約定節能項目的節能目標,節能服務公司向用能單位提供包括用能狀況診斷、節能項目設計、融資、改造(施工、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等必要的服務,用能單位以節能效益支付節能服務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潤。
下一步,上海將發布每一類型大型建筑用能的先進值、合理值,對于超過合理值一定范圍的用能單位,有關部門將提醒其進行節能技術改造或提升管理水平;如還達不到要求,則要采用市場機制進行調節,比如實行懲罰性的階梯電價,促使用能單位采取節能措施。
“能耗監測信息平臺將以最詳實的數據為以上工作提供有力支撐。”信息平臺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