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與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對話交流,回答他們關于中國經濟、中國發展的諸多提問已經成為中國總理溫家寶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一項固定內容。11日下午,面對企業家們唱衰中國經濟、中美貿易摩擦等熱點“麻辣”問題,溫家寶一一作答。他表示不贊成中國增速走到盡頭的說法,中國經濟增長具有持久的內生動力。
GDP增速下滑、PMI指標下降,多項指數近期的變化表明中國經濟增長減緩的趨勢十分明顯。外界對于中國經濟未來能否恢復并維持過去十多年的高速增長高度關注,意見紛紜。溫家寶在對話企業家時指出,中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深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將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我不贊成那種認為經過30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國的增長速度已經到盡頭了。我們之所以調低速度,是為了更好地轉方式調結構。我剛從災區回來,這次地震災害發生在云貴交界的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我發現那里的居住條件、交通條件,以及人們的生活同我們廣大的城鄉還有很大差距。如果使中國城鄉都進一步得到發展,我們還需要苦干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面向未來,中國將致力于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把城鎮化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而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有一千三百多萬人口從農村轉入城市,這對食品、住房、汽車、城鎮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都將產生巨大影響,也是中國經濟增長最持久的內生動力。所有這些說明中國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巨大市場的國家,中國對自己的發展充滿信心。對于發展中出現的如何平衡城鎮化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問題,中國領導人有著深入思考。“如果在一二十年前,擴大城市規模,建設一個工廠,當地居民可能是歡迎的。但是現在人們可能要問,做這些會給我們帶來什么益處?會不會破壞生態環境?會不會侵占農民的耕地?現在社會存在著許多問題,以及突發的群體事件,許多與這方面的問題有關。”
溫家寶坦率指出,中國要實現綠色增長,包容增長和可持續增長,還要付出很大努力,政府必須樹立新的執政理念,并且改革管理方法,堅持公開透明,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
時有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不僅事關雙方,也令世界高度關注。中方多次重申,絕不追求貿易順差。溫家寶在回答相關提問時指出,因為雙方還沒有達到真正的互信,美國在高技術產品上仍然限制對中國出口。特別是在最近的美國總統選戰中,兩位候選人都以不購買所謂的“中國制造”產品,來增加美國就業作為競選的籌碼。溫家寶說:“甚至連美國運動員出席倫敦奧運會,穿上中國制造的服裝,都成了重大問題,這使我們感到非常不解。但是中國是保持克制的,我們從來沒要我們的消費者不穿耐克鞋,不買ipad、iphone。”
溫家寶表示,國家的治理需要理性,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包括經貿關系也需要理性。所謂公平貿易最重要的就是遵守世界公認的準則,也就是世貿組織確定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