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財新網
中國銀行報告預測,中國全年GDP增速為8%。財政政策應更積極,應進一步減稅;貨幣政策仍可能維持寬松,降低存準率仍是大概率事件,維持年內將有1-2次降準的預測 。
【財新網】(財新記者 李雨謙)中國銀行最新預測報告稱,中國三季度GDP增速將觸底回升至7.7%,全年GDP增速預計為8%。
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9月24日發布預測報告認為,今年以來,由于需求減弱、成本上升、企業盈利下滑、產能過剩等,中國經濟不斷減速。今年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兩低”態勢,即低增長、低通脹。
報告預計,在政策刺激和基數效應影響下,四季度經濟有望小幅回升,全年GDP增長8%左右,略高于政府全年7.5%的預期目標;全年CPI上漲2.7%左右。
報告稱,在政策集中出臺作用下,經濟增長將小幅回升。當前,貨幣供應量增長總體趨于加快,政府及時出臺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和“穩出口”政策,并加快基礎設施等項目的核準和審批力度。“隨著這些政策的出臺和落實,經濟將在今年四季度小幅回升,盡管回升的勢頭依然較弱。”
中行報告認為,目前的宏觀經濟態勢既有傳統的周期性因素,同時又有結構性調整因素。本輪宏觀經濟周期是在結構調整的背景下發生,因此不確定因素增多,這需要政策長短結合。
報告稱,從長期看,政策立足點是通過短期穩定增長,為長期結構調整創造條件,其中適時推出改革十分必要。從短期看,“穩增長”的核心是穩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是近期“穩增長”的關鍵,這就要求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其中中央財政的作用尤為重要。
中行報告認為,目前中國財政赤字水平和財政風險都在可控范圍之內。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通脹水平可控情況下,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
報告建議,政府應擴大支出,加大對節能型家電、養老院、公用事業等領域的財政投入和補貼力度;進一步實施減稅,加快營業稅向增值稅、間接稅向直接稅轉變,減少重復征稅,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不能變相加大企業稅費負擔。
對于貨幣政策,中行報告認為,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目前并未表現出根本好轉跡象,貨幣供給也因外匯占款持續下降而面臨資金緊張壓力。因此,總體判斷是政策朝放松方向的調整還會繼續。
報告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釋放流動性,同時降低存準率仍是大概率事件,維持年內將有1-2次降準的預測,對降息預期相對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