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我國碳交易、清潔發展機制(CDM)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規劃類CDM(P-CDM)中存在的問題該如何應對?碳交易歐盟市場最新視角是什么?11—12日,在長沙舉行的“中—比CDM和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上,我國和比利時專家均給予了積極的回答和探討。
此次論壇,共有來自比利時環境部氣候變化官員,TUV德國萊茵公司等外國機構代表,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等我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專家學者,低碳試點省市代表,湖南省有關政府機構負責人,兩國相關企業代表200余人參加。
論壇以應對氣候變化、CDM項目開發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CDM項目開發與碳交易、CDM政策最新走勢、P-CDM與技術轉移等為議題,開設“碳交易、CDM與可持續發展”“P-CDM:問題、實施和未來”“技術轉移-組織、形式和挑戰”三個分論壇,就CDM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比利時如何通過CDM促進可持續發展,碳交易歐盟視角,國際碳交易規則與機遇,中國低碳發展與碳交易,湖南省兩型建設等主題進行了演講。論壇還組織了圓桌會議,探討“碳交易制度設計與低碳基礎建設工作的對接”。
湖南省CDM中心主任、湖南湘科清潔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漢文介紹,比利時是中國在歐盟的第六大貿易伙伴,迄今對華援助項目31項,援助金額4000萬美元。中比雙方在CDM項目合作開發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方面成效顯著。湖南省同比利時埃諾省、長沙市同埃諾省蒙斯市、衡陽市同圖爾內市先后結為友好省份與城市。
張漢文表示,湖南一直高度重視CDM方面能力建設,先后派出80多人次參加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坎昆聯合國氣候大會、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及多哈聯合國氣候大會等國際重大會議。目前,該省CDM中心開發項目覆蓋全國20個省(市、區)達180多個,在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注冊項目72個,注冊項目每年減排量達82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目前已簽發500多萬噸,為項目業主帶來4億元以上的減排收入。(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賴流濱 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