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組織有關單位在新疆石河子市召開項目執行情況匯報會,并進行樣機現場使用展示,由貴州省與新疆建設兵團的相關企業、高校和科研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大型自動化棉花收獲機關鍵技術的開發與示范”項目進展順利,并正加緊產業化進程。
我國是世界棉花生產大國,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棉花價格居高的重要原因,是由于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因此,實現棉花收獲機械化、自動化,加快規模化生產進程,對于提升我國棉花及紡織產業的競爭優勢意義重大。科技部2010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立項,支持貴州與新疆建設兵團進行跨省區合作,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開展“大型自動化棉花收獲機關鍵技術的開發與示范”工作,以研制和開發水平摘錠式和梳齒式兩種不同采摘方式的棉花收獲機為目標,解決棉花收獲機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和加工工藝為核心內容,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兩種類型棉花收獲機。
據貴州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由貴州平水機械公司、貴州大學等承擔的該項目第一課題,“水平摘錠自走式棉花收獲機的研發與示范”所研制的采棉頭、自動化控制系統等成果,已在我國自主開發的、符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新疆棉花種植特點的棉花收獲機上成功應用,并形成1項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同時還制定了《農業機械4MZ-5A自走式采棉機智能化控制系統與監測系統技術要求》等兩項企業標準。由新疆科神農業裝備公司等承擔的“梳齒式棉花聯合收獲機的研發與示范”課題,進行了系統的匹配與結構優化、青鈴收集裝置和棉桿防拔起裝置等研究,制作出6臺樣機,形成了3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制定了《梳齒背負式棉花聯合收獲機》企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