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經濟日報
2003年以來,我國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緊緊把握改革和發展的時代主題,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完善體制機制,狠抓隊伍建設,成就令人矚目。
廣大專業技術人才在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和重點工程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防尖端技術的開發和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應用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在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創造了載人航天、高性能計算機、現代裝備制造、生物技術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取得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青藏鐵路、高速軌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設的成功。在經濟社會建設的主戰場上,專業技術人才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成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重要力量。
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論斷,再到“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的確立,專業技術人才成長和發展環境日益改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各級政府通過制定和完善優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政策環境,為人才提供創業舞臺形成廣闊的發展環境,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強職業道德規范營造健康的學術環境,從總體上形成了“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良好氛圍。
據統計,截至2008年,我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14億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686萬人,公有經濟專業技術人才2883萬,非公經濟社會組織的專業技術人才更是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具有一定開拓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其中,有兩院院士1400多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200多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10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8萬人,博士后研究人員7萬余人,留學回國人員49.7萬人,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初具規模。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一方面,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學歷層次不斷提高。2008年,在公有經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中,大專以上學歷2226.3萬人,占總人數的77.2%。另一方面,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數量不斷增加。2008年,在公有經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中,高級職稱284.6萬人,占總人數的9.9%。由此,涌現出一大批具有較高創新能力的科技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成為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棟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得益于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的體制機制不斷優化。一是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方面,通過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博士后制度、繼續教育制度等各種人才培養制度和措施,以高層次人才為重點的培養體系初步建立。二是初步建立了以院士制度、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制度、政府特殊津貼制度為主體的國家級專家選拔體系。三是堅持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積極探索形成了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機制。四是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政策體系日益完善,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形成了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回國創業和以多種形式為國服務的良好局面。五是初步形成了上下貫通、多方合作、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同時,在專業技術人才流動、分配、保障、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培育造就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實踐中,各職能部門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必須把服務發展的理念貫徹始終,目標任務圍繞發展來確立,政策措施圍繞發展來制定,工作成效依靠發展來檢驗。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堅持以用為本,把促進人才健康成長和充分發揮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尊重人才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尊重人才的個性和特殊稟賦,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同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堅持高端引領,一批學術造詣精深、敬業精神突出的高層次領軍人才能夠帶起一大批創新團隊,帶動一大批創新產業的發展,引領一門學科的前沿。只有以高層次創新型領軍人才為重點,才能全面推動整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