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曹妃甸的首鋼京唐鋼鐵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目前已獲得專利271項,其中發明專利41項、軟件著作權登記23項、科技成果獎56項。圖為工人在首鋼京唐鋼鐵公司冷軋廠成品庫清點張貼產品標識。 本報記者 趙 晶攝
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35.1萬件,同比增長10.8%;受理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1.1萬件,同比增長20.5%;受理商標注冊申請101.6萬件,同比增長19.4%
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保護,法律制度建設是基礎。知識產權事業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數據的變化,既彰顯出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也折射出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建設給我國帶來的巨大變化
法律法規不斷完善
近年來,不少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感受到知識產權缺失帶來的“切膚之痛”。水膠炸藥是美國杜邦公司的專利產品,多年前國內某企業經過艱辛的努力終于仿制出成品,并在天津塘沽上船準備出口。不料,杜邦公司隨即發表聲明稱這是公司專利,一旦貨抵國外口岸將向法院起訴要求扣押。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知識產權缺位讓我國在技術引進輸出方面吃了大虧。”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專利法起草小組成員郭壽康回憶說。
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保護,法制建設是基礎。知識產權事業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
1982年8月23日,新中國成立后知識產權領域的第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審議通過;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審議通過;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首次確認了對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審議通過。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已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國已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修改工作,出臺了《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等規章。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及職務發明條例草案的起草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中。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健全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是重要保障。“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的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需要切實服務好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和創新驅動發展國家戰略。”郭壽康說。
知識產權保護顯著增強
近年來,立足國情,我國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和行政保護“兩條途徑”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
2013年,我國地方法院共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10萬多件;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3272件5081人;全國公安機關破獲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案件5.9萬起,涉案價值406億元;全國海關共扣留侵權貨物1.9萬批;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16227件;全國工商系統共立案查處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83141件,涉案金額11.2億元。
與此同時,知識產權法院的探索也邁出實質性步伐。日前,北京、上海、廣州的知識產權法院已進入籌備階段,將于年內掛牌。屆時,上述三地將嚴格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司法責任制,突出法官主體地位,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知識產權法院的設立,將對我國知識產權司法審判產生里程碑式的意義。我國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將進一步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支撐我國科技創新驅動及其升級轉型。”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說。
創新活力不斷迸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國知識產權事業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已成為激發全民創新熱情的重要支撐。
知識產權申請量的突飛猛進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據統計,自1985年4月我國受理第一件專利申請以來,截至2013年底,我國受理和授權的專利分別達到1309.4萬件和742.6萬件,其中國內專利申請和授權分別占總量的89.0%和89.7%。我國的注冊商標申請量已連續12年居世界第一,著作權登記數量屢創新高,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創造均出現新局面。
知識產權數量不斷攀升的同時,我國知識產權質量也在穩步提升。以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為例,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數據,2013年全世界有效發明專利申請約235萬件,其中中國占27.8%,美國占23.1%,日本占14.6%,韓國占8%,歐洲占6.3%,其他占20.2%。
“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也日漸濃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公眾對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認知程度已超過90%,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和素養日益提高。
更令人欣慰的是,知識產權事業的繁榮,正成為我國企業競爭力提升、經濟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國家知識產權局調查統計顯示,2012年,有專利授權企業平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2億元、新產品銷售收入1.9億元、新產品出口額0.4億元、利潤總額0.5億元,分別是無專利授權企業的3.4倍、15.5倍、16.6倍和3.4倍。
“中國將知識產權戰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做法值得推廣,取得的經驗也值得其他國家學習。”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感嘆說。
摘自《經濟日報》,201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