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廣核集團在京舉行核電設備國產化合同簽字儀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儀式前聽取了中廣核集團核電設備國產化工作專題匯報。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中廣核集團公司董事長錢智民,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斯澤夫,上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迪南、中船重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董強、寶鋼集團公司董事長徐樂江出席簽字儀式。
張國寶在聽取匯報后稱贊中廣核集團在推進核電國產化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培育和支持國內裝備制造企業提高了核電設備國產化能力和水平。對正在建設的寧德核電站和陽江核電站設備國產化率將超過85%,張國寶給予充分肯定,并強調指出,核電設備國產化意義重大,掌握核心技術后可降低核電成本,為提高核電在我國能源供應中的比例打好基礎。
錢智民在致辭中簡要回顧了中廣核集團從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時設備國產化比例僅占1%,到開工建設紅沿河核電站設備國產化比例達到75%的過程,展望了未來陽江核電站5、6號機組開工、設備國產化比例將超過85%、數字化儀控系統將實現100%國產化的前景,介紹了中廣核集團支持裝備制造企業開展首臺國產化設備技術攻關、聯合50多家裝備制造企業組成研發中心、開展國產化設備驗證、確保設備質量符合要求等工作情況。錢智民表示,中廣核集團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方針,發揮業主的作用,做好業主的工作,與裝備制造企業共同努力,把核電國產化工作推向新的高潮,實現我國核電設備制造水平的不斷提升。他希望在不遠的將來,中廣核集團與核電裝備制造企業聯合向國外提供核電設備?!?BR>
本次簽署的合同覆蓋集團CPR1000核電站和EPR核電站的關鍵設備,將有效提高我國核電設備制造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加快推進我國核電建設保駕護航。其中,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國產化,為盡快連續建設紅沿河核電站奠定了設備基礎,并將為核電企業和制造企業擴大市場競爭、解決核島關鍵設備瓶頸資源方面開辟新路。臺山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壓力容器、穩壓器應用于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的EPR三代核電機組,標志著中廣核集團在三代EPR技術自主化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將縮短EPR三代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進程,為后續項目的建設創造有利條件,為掌握核心技術、形成自主品牌的三代核電技術奠定基礎。
中廣核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鄭東山主持簽字儀式。國家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機聯會、遼寧省發展改革委等單位領導,中廣核集團公司張煒清,中廣核工程公司束國剛,中科華技術研究院楊忠勤,陽江/臺山核電有限公司高立剛、郭宗林,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胡文泉,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郝志堅等出席簽字儀式。(來源: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