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1月15日,中國國際新能源應急產業創新聯盟在河北保定宣布成立。光伏企業保定英利集團副總裁趙志恒介紹,該聯盟由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英利集團等21家單位聯合發起,旨在聚合產業資源,建立聯動機制,搭建產學研互動合作平臺,推動應急產業梯度升級。
該聯盟是目前國內首個新能源領域的應急產業創新機構,秘書處設在英利集團。趙志恒稱,應急產業是為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包含新能源、消防、安防、信息安全等眾多行業。中國國際新能源應急產業創新聯盟將以推進新能源在中國應急產業中的應用和發展為目標,團結國內外領先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突破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瓶頸,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并推動應急產品標準、評價、質量檢測體系的建立,提升中國新能源應急產業的整體實力。
國務院參事、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副會長石定寰說,目前全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頻發,特別是地震災害密集,災后能源缺失是應急產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依靠傳統能源解決這一問題非常不便,把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能源利用好是解決該問題的有效途徑。此次中國國際新能源應急產業創新聯盟的成立,對中國應急產業的發展、公共安全體系的建立將起到推動作用,并將為今后有條不紊的開展重大災害救助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保定市長馬譽峰表示,一個月內該市相繼成立了光電網產業聯盟、國際新能源應急產業聯盟,并即將成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系列聯盟的成立,是保定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城市的重要舉措。下一步,該市將繼續籌備成立智能電網、現代中醫藥等產業聯盟,堅定不移的走高端、創新之路,讓古城煥發創新青春。
據悉,國務院于2014年12月24日發布了《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20年,應急產業規模顯著擴大,應急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一批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制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自主研發的重大應急裝備投入使用;形成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創新機制,為防范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并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