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水運報
日前,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制的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彩虹魚”號和著陸器,搭載在1艘作為海試母船的租借貨船上,成功在南海進行了4000米級海試,標志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今年9月,我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研發團隊研制的2臺全海深裝備——萬米級著陸器和“彩虹魚”號無人潛水器總裝完成。其中,“彩虹魚”號除了水下 攝像機、水下燈和部分電纜進口外,布放與回收系統、中繼站系統、光纖纜、水面控制系統均實現100%國產化,潛水器本體系統國產化率達到95%。
在為期近一個月的海試中,“彩虹魚”號下潛試驗2次,最大潛深2100米;著陸器下潛試驗4次,其中2次為4000米級試驗,最大潛深為 4328米。根據計劃,上海海大團隊完成4000米級海試后,將繼續開展無人潛水器、著陸器的研制工作。同時,上海海大深淵中心和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有限 公司與芬蘭LOKOMO公司簽約合作,利用超高強度材料“馬氏體鎳鋼”開展載人艙關鍵技術研究。此前,LOKOMO公司曾為蘇聯“和平”號潛水器建造過兩 個6000米級載人艙。
此外,上海海大深淵中心與一家民營企業合作,聯合中信特鋼集團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寶鋼研究院等開展應用耐蝕合金鋼制造載人艙的研發工作。據介紹,該型鋼的強度比馬氏體鎳鋼更高,可承受大洋11000米深度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