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經濟獨領風騷
盡管奧巴馬之前提出的新能源計劃被認定是破釜沉舟的一試,但仍有不少經濟學家對此表示了贊賞。在奧巴馬看來,這次冒險的一大伏筆就是通過發展新能源來激發久違的技術革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營造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徹底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
在此次1200億美元的科技刺激基金中,可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就占了468億美元,可謂是獨領風騷。新能源開發備受關注不僅由于傳統的化石燃料即將耗盡,還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態勢正愈演愈烈,而這與找尋替代能源的成本下降以及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也是密不可分的。
1月16日,奧巴馬在參觀俄亥俄州的一家工廠時表示,發展可再生能源是“美國復興和再投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計劃用3年時間促使美國可再生能源產量增加一倍,并提高3/4聯邦政府建筑及200萬家庭的能效。
2月24日,奧巴馬在國會發表的首次演講中大力號召加強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并重申將在3年內使美國的可再生能源產量翻一番。他表示,要想使美國經濟真正轉型,并使地球免遭氣候變化之苦,生產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勢在必行。
4月27日,面對600多名院士,奧巴馬鄭重表示,清潔能源是當代的“偉大計劃”,其將成倍增加能源部科學辦公室等3家主要科學機構的經費,并將在能源部下成立先進研究項目局。
而在遭受沖擊最猛烈的汽車界,大家也不約而同地將希望寄托在了尚未普及使用的新能源汽車上,期盼以此帶動這一支柱產業乃至全球經濟重振雄風。今年,德國寶馬公司等歐洲眾多汽車廠商都將陸續推出研發的新型清潔能源汽車。而早在去年11月下旬,美國加州的部分城市就與一家企業定下協議,聯合建設全美首個電動汽車充電網絡,以鼓勵更多人使用電動汽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按照這一總投資額達10億美元的計劃,加州將把100萬輛使用汽油的機動車置換成電力機動車。
奧巴馬表示,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國家將領導21世紀。美國目前的太陽能產量落后于德國和日本,維持其自主研發的混合動力車運轉的電池也是“韓國制造”,這些情況都勢必會刺激和促進美國科技的迅猛發展。奧巴馬指出,在預算草案中,風能、太陽能、生物燃料以及清潔煤技術等每年都將獲得150億美元的投資,幫助創造500萬個就業機會。此外,美國今后數年還將在能源研究上投入數十億美元。
奧巴馬還呼吁國會進行相關立法,以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機制。他還于4月16日呼吁在全美建設高速鐵路系統,以緩和交通擁堵、節約能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在環境清潔領域投入72億美元刺激資金,奧巴馬的決心可見一斑。
隨著低碳理念逐漸深入民心,國際碳市近來也變得十分炙手可熱。對沖基金等投機熱錢在次貸危機中受挫后,紛紛撤出地產、金融領域,新興且前景良好的“碳資產”也就成了他們的上上之選。目前,美國硅谷約有80%的風險投資基金都從信息技術轉向了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技術。而新能源也成為了美國風險投資的第三大行業,僅次于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行業。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硅谷IT企業轉做太陽能等新能源業務,硅谷也因此有了“太陽谷”的戲稱。
據聯合國環境署最近發表的報告預測,全球新能源產業還將對就業產生重要影響。未來幾十年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將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風能、太陽能等領域的就業崗位將超過化石燃料領域。而光伏和風電產業的發展也將明顯受益于奧巴馬的新政。以光伏發電為例,專家預計,未來5年內,僅美國市場的太陽能發電設備需求量將是2007年全年新增容量的5.8倍,光伏產業的增長率也將至少達到30%以上。
事實上,奧巴馬傾心于新能源經濟并非毫無緣由,其強大的能源環保智囊團都為新能源發展的計劃貢獻了自己的心力。奧巴馬的能源和環境小組主要由忠于環保的環境學家組成。小組中大部分人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環境變化上,諸如如何提高能效以及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能源和氣候變化助理卡羅爾·布朗內,環保署署長莉薩·杰克森,內政部部長肯·薩拉扎,白宮環境質量委員會主席南希·蘇特蕾都是這方面的代表。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部長,也被認為是奧巴馬看重新能源發展的原因之一。朱棣文大力倡議開發清潔能源,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代表人物。此外,在國會中,各派的力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加州的議員占據了議會主要的委員會并起領導作用。截至目前為止,美國行政和立法機構的大部分席位都被那些強烈支持新能源和環境計劃的人士牢牢控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