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阜新,這座曾經因煤而興的城市,也曾因煤而痛。2001年,阜新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一個80萬城鎮人口的城市,當時有超過15萬人下崗失業。
“國家之所以在2003年制定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戰略,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的比重占絕大多數,改革開放使它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有不少老的國有企業發展困難,有不少工人失業下崗?!眹野l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經過五年多的振興,“東北現象”正在得到破解。
如今,阜新已經消除了“零就業家庭”,曾經的“煤城”也有了新的稱謂——“風電之城”。阜新的風電產業對這座城市的貢獻已經超過了四分之一。阜新還建起了豬系列、牛系列、羊系列、驢系列、雞系列、鴨系列和鵝系列等農副產品加工業,吸納就業。近幾年,阜新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5.6%,城市居民的收入也增加到10114元。
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司長文振富說,自2003年中央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以東北地區為代表的老工業基地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2008年,東北三省經濟總量達到28196億元,同2003年相比,總量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3%;三省完成國有企業改制近9000家,改制面達90%以上,其中有十家大型國有企業進行了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
不久前下發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即33號文件用十分精煉的語言對五年多的成績進行了總結:“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種所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重點民生問題逐步解決,城鄉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走向全面振興的新階段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東北振興取得的成果還只是階段性的。東北的發展仍然面臨著體制性、結構性問題和生態性矛盾,企業改革也還有不徹底、不完善、不配套的地方,個別企業負擔過重、冗員過多的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傊?東北振興任重道遠,振興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睆垏鴮氄f。
他指出,33號文件總結了五年多來振興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既著眼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克服當前困難,又著眼于長遠發展、實現全面振興,進一步充實了振興戰略的內涵,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并明確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實現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獨特優勢和競爭力的新的增長極,為全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這個文件的出臺,進一步彰顯了東北老工業基地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中央關于振興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意志和決心,標志著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工作進入全面振興的新階段。
據介紹,國務院對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發展提出的核心政策措施和任務分為以下九大類: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2,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4,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5,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6,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7,深化省區協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8,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這種現象當時被稱之為“東北現象”,也是老工業基地和老國有企業改革當中普遍面臨的困境。
振興戰略破解“東北現象”
“國家之所以在2003年制定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戰略,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的比重占絕大多數,改革開放使它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有不少老的國有企業發展困難,有不少工人失業下崗?!眹野l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經過五年多的振興,“東北現象”正在得到破解。
如今,阜新已經消除了“零就業家庭”,曾經的“煤城”也有了新的稱謂——“風電之城”。阜新的風電產業對這座城市的貢獻已經超過了四分之一。阜新還建起了豬系列、牛系列、羊系列、驢系列、雞系列、鴨系列和鵝系列等農副產品加工業,吸納就業。近幾年,阜新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5.6%,城市居民的收入也增加到10114元。
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司長文振富說,自2003年中央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以東北地區為代表的老工業基地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2008年,東北三省經濟總量達到28196億元,同2003年相比,總量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3%;三省完成國有企業改制近9000家,改制面達90%以上,其中有十家大型國有企業進行了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
不久前下發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即33號文件用十分精煉的語言對五年多的成績進行了總結:“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種所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重點民生問題逐步解決,城鄉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走向全面振興的新階段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東北振興取得的成果還只是階段性的。東北的發展仍然面臨著體制性、結構性問題和生態性矛盾,企業改革也還有不徹底、不完善、不配套的地方,個別企業負擔過重、冗員過多的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傊?東北振興任重道遠,振興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睆垏鴮氄f。
他指出,33號文件總結了五年多來振興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既著眼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克服當前困難,又著眼于長遠發展、實現全面振興,進一步充實了振興戰略的內涵,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并明確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實現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獨特優勢和競爭力的新的增長極,為全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這個文件的出臺,進一步彰顯了東北老工業基地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中央關于振興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意志和決心,標志著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工作進入全面振興的新階段。
據介紹,國務院對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發展提出的核心政策措施和任務分為以下九大類: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1,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2,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4,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5,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6,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7,深化省區協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8,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