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數字化醫療設備,特別是CT掃描檢查機、核磁共振成像機和對惡性腫瘤進行早期檢查的專用設備PET/CT等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的需求急劇增長。而跨國公司產品紛紛搶灘中國,目前已基本形成壟斷地位。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李健指出,這對于起步階段的民族數字化醫療設備產業造成巨大沖擊,對醫療費用的高增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直接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導致老百姓“看病貴”的重要原因。
李健表示,政府采購政策和買方信貸不到位,而且進口設備收費標準遠遠高于國產同類設備的收費標準,導致部分醫院寧愿花大價錢進口國外設備而不愿買國產設備。此外,由于人才支撐不足、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缺乏,技術標準落后。目前,國產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難以立足中國自己的市場。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數字化醫療設備產業市場,隨著我國13億人的醫療保健意識不斷增強,數字化醫療設備產業會成為一個大產業 。”李健說,我國數字化醫療設備產業發展面臨重要機遇。而且數字化醫療設備產業的產業鏈條長、產業關聯度大,可有效帶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精密制造等大批相關產業。
隨著醫改推進,醫藥分家,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檢測占醫院醫療費用的比例還會增加。因此,李健建議,國家一定要高度重視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國產化,加大對其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研發的投入,將數字化醫療設備產業納入國家重點發展的與民生相關的新興產業。對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實行政府采購,為購置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提供買方信貸,并盡快建立我國的數字化醫療設備技術標準體系,培養一批既懂醫學又懂機械電子的復合型人才。
“如果我們能夠像抓數控機床國產化那樣,抓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的國產化,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一定能從根本上扭轉國外設備對中國市場的壟斷。”李健說,“不僅能在我國形成一個新興的高科技大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有效拉動內需,而且能惠及民生,有效遏制醫療費用的上漲,對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