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2011-04-28 09:31:38 科技日報
同志們:
2月18日,我們剛剛召開了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親自到會,做了重要的工作報告,對科技界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開創“十二五”科技工作的新局面,做出全面部署。一周之后,科技部又會同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專門就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工作召開全國視頻會議,這充分表明此項工作至關重要,意義重大。
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是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對科技工作和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對于加速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和產業化,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依靠自主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極其深刻的影響。為了貫徹中央精神,科技部和“一行三會”迅速行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同出臺了《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實施方案》,提出了科技部與“一行三會”在未來幾年共同推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的主要方向、重點任務和支撐措施。下面我結合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就扎實推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工作,談三點意見。
一、科技和金融結合,是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的關鍵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歷次產業革命的實踐都充分證明,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緊密結合是人類社會變革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
(1)人類社會每一次大的產業革命,都是源于科技創新,成于金融創新。從國際經驗來看,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都伴隨著重要的產業革命,當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高度融合時,往往會呈現出經濟的高度繁榮和社會財富的高速增長。事實上,世界經濟發生的五次科技革命,也印證了科技和金融結合這個牛鼻子的作用。例如,由紡織技術革命引發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中,股份制模式和現代銀行制度功不可沒;由蒸汽機發明和鐵路系統的技術創新所引發的第二次產業革命中,資本市場的建立發揮了重大作用;由鋼鐵、電力等領域的技術創新所引發的第三次產業革命,與信托、保險等金融創新密不可分;之后,由汽車、石油等領域的大規模生產技術創新所引發的第四次產業革命,與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和規模化密切相關;由信息和遠程通訊技術創新所引發的第五次產業革命,與始于硅谷的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產業基金等緊緊地相伴相連。歷次產業革命所帶來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變化,也深刻地告訴我們,誰在產業革命中成功做到了科技和金融的結合,推動了科技與經濟的深入融合,誰就能在產業革命當中贏得先機,迅速崛起。
(2)金融危機后,新一輪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的融合又在世界范圍內興起。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重創了一些發達國家主要經濟體。這些國家在金融危機和人類共同面對的氣候變化、資源環境、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重大問題的雙重壓力下,經過了深度反思,痛定思痛,紛紛摒棄過度依賴虛擬經濟支撐經濟發展的方式,提出依靠科技創新再造實體經濟的新戰略。比如美國出臺了《復興法案》和《創新戰略》,明確提出要以創新和投資為支柱;歐盟出臺了2020戰略,要把研究和創新資金占GDP的比例,從目前的1.9%提高到3%;日本出臺了《綠色經濟和社會變革》的政策草案,著力開發環保和節能減排技術,并引導銀行系統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活動的支持。看看發達國家的新戰略,無一例外地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是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綠色經濟等領域加大研發力度;二是通過金融財稅政策引導金融資本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轉移,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培育新興產業。同時,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發達國家提出的所謂再造經濟實體,絕不是把過去經濟全球化過程當中轉移出來的傳統產業再拿回去,而是一要靠科技創新,二要靠金融創新,這兩者的結合促進了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可以說,金融危機后,新一輪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的結合正在世界各主要國家興起,而金融創新重回正途,必將大大加快新產業革命的進程。這是需要我們高度關注和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