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針對不同場景的需求共性進行分析歸納,重點關注通用性技術領域在5G+工業制造的應用滲透率,相關重點通用技術包括:智能監控、工業機器視覺、工業機器人&AGV、數據采集(工業傳感)等,在目前供應鏈安全較為突出的背景下,報告深度拆解了重點通用技術產業鏈上游,并對相關技術趨勢做出了預判。
白皮書全面展示了“以人為中心”助力全產業鏈與用戶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轉型的理念、路徑和實踐,并通過開放生態建設,共創出行產業新價值。
2050年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占比約10%,2060年占比將達約15%,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納入我國終端能源體系,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帶動形成十萬億級的新興產業。
展望黃金十年,報告指出深度學習平臺將圍繞技術實力、功能體驗、生態模式三個維度演進迭代。以深度學習平臺為牽引的全行業智能化升級拉開帷幕,幫助企業乃至國家在數字社會與智能經濟時代獲得發展先機。
70%的亞洲企業有意投資5G,低于去年的78%。技術提供商應當認識到,盡管5G日益成為主流,但有些企業對5G的接受度可能不升反降。
《2022年中國操作系統發展研究報告》聚焦國產操作系統通用市場,對國產操作系統市場變化、商業模式、成長路徑進行對比分析,詳細解讀操作系統開源模式,對操作系統未來社區與生態做出展望。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設綠色和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當前人類共同面對的緊迫問題。全球范圍已然開啟綠色轉型,向碳中和時代大步邁進。在新形勢與新要求下,推動石油石化行業從粗放發展向智能、綠色和高質量發展轉變,全面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綠色可持續 石化新使命——石油石化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洞悉行業綠色發展現狀與趨勢,通過場景實踐,利用數字技術,打造石油石化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新生態。
當前中國正由數字時代向數智時代不斷邁進,以數據驅動經濟,數字經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導致企業數據資源積累成指數級增長,伴隨而來的就是對數據計算能力與網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從市場規模來看,預計數字孿生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和工業互聯網場景下的市場規模約為 100 200 億元、 74 83 億元、 484 727 億元 ,且未來有望維持較高速率持續擴大。從投資機會來看,我們基于不同場景的格局差異,認為智慧城市場景下 工具型公司和聚焦垂直行業場景的公司有較大投資機會 、自動駕駛場景 深度參與標準制定的公司有較大發展潛力 、工業互聯網場景下由于整體市場規模大最終市場格局可能呈現出 多層次的結構 。
該報告闡釋了新一代云體系化創新作用機理。云自身不斷演進發展,一方面計算架構全新升級,另一方面云原生技術推動應用與服務方面更加敏捷與開放;向下延伸,推動軟硬一體的芯片、操作系統與服務器等融合與自研創新;向上支撐,通過豐富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橫向協同,云網邊端協同發展讓算力無處不在。報告進一步梳理了新一代體系化創新的云呈現云原生化、敏捷開發、云智融合、云芯協同、云網融合、云端一體、開源開放、安全保障、綠色低碳、全面支撐十大關鍵特征。同時,新一代云體系正在不斷釋放經濟社會價值,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助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助力大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一、國內外氫能發展現狀及趨勢 二、建設大規模綠氫制備基地,支撐“雙碳”目標實現 三、氫能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白皮書結合自動駕駛汽車交通安全相關政策法規、安全技術、當前中國道路交通事故情況下自動駕駛與人類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對比,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交通安全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和展望,為社會各界提供參考,助力我國自動駕駛汽車交通安全的良好發展。
產業新周期背景下,最終用戶的需求在快速變化并充滿不確定性,當下制造企業亟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自己的規模經濟水平,以應對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內部壓力。實施精益生產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要手段,而MES作為制造企業信息化自動化系統的重點和當前熱點,是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關鍵。
我國制造業規模大、門類多,在轉型中要面臨與各國類似的新問題,如制度建設與技術產業需求不完全匹配,也要面臨很多老問題,如產業轉型基礎薄弱、要素資源保障水平不強等,需借鑒國外發展經驗,洞察全球產業發展態勢,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從制度規范、政策實施、公共服務、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白皮書認為,在新經濟的推動下,企業上云用云進入新發展周期,呈現出從資源上云到架構用云、從粗獷使用到精細治理、從功能優先到安全穩定兼顧的發展特點。
政策需要、戰略需要、現實需要成為國央企數字化轉型的3大核心推動力。